1
4月29日,武汉市总工会召开“ 2025年武汉市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座谈会”。会上,中冶武勘荣获“湖北五一劳动奖状”,中冶武勘总经理、党委副书记胡纯清代表公司上台领奖。
该奖项凝聚了全体中冶武勘人的辛勤付出与努力,也充分体现了省、市对中冶武勘近年来高质量发展再转型再升级的肯定和认可。
科技创新铸就辉煌
中冶武勘作为科技创新的排头兵,始终致力于攻克核心技术难题,打造国之重器,构建了“院士工作站+研究院+研发中心”的三级研发矩阵。
在清洁能源领域,建成国内首个全氢产业链中试验证基地,掌握岩洞储氢、压缩空气储能等核心技术,组建一个省级研发平台,牵头获批国家级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累计完成新能源项目装机容量超11GW;在深地勘探领域,创新物探、化探、钻探技术体系,近5年承接资源勘查项目近百个,为国家探明矿产资源价值超亿元;在数字化领域,自主研发“中冶智勘云”平台,打造“BIM+GIS+物联网”时空数据基座,拓展智慧矿山、工厂、城市、乡村等数字化业务,以DeepSeek智能大模型为核心技术引擎,赋能政务服务、钢铁安环管理以及企业知识管理等领域,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
产业升级彰显实力
中冶武勘是产业升级的先锋队,锻造了现代产业核心竞争力。
构建了资源勘查全产业链。形成覆盖资源勘查、矿山建设的一体化技术体系,连续四年牵头组织实施大洋科考任务,打造了中国五矿深海勘探核心技术团队,彰显了“资源保障主力军”的实力与担当。
培育了战新产业集群。在新能源产业,深度参与“氢能技术”国家重点研发专项,牵头建设深地储氢原创技术策源地。开发大型能源基地、山地创新、光伏+矿山修复创新、多结构组合创新、源网荷储一体化创新及技术能源转型等多场景应用,实现新能源领域科研供给与市场需求的深度融合;在数智应用产业,积极开发智慧工厂、智慧城市、智慧乡村等领域业务,展现了强大的数字化应用能力。建成的智慧工厂系统服务于20余家钢铁企业,矿山资源动态管理和开采规划的协同一体化平台在武钢资源上线运行,建成国内规模最大的地理空间数据平台PPP示范项目——数字阿克苏地理空间数据服务平台,智慧新青山城市运行管理平台在应急指挥场景中成效显著,并延伸拓展智慧教育、智慧公安等项目,在荆门农谷EPC项目中基于全链条资源整合,构建“物联网+大数据”农业管理体系,助力乡村振兴。
安全发展守护平安
中冶武勘是安全发展的守护者,构建了现代企业治理体系。公司创新“12456”安全组织法、“12345 双重预防机制”等数字安全管理方式,实现“三个为零”安全环保目标;加强境外风险库的建设,增强境外风险的防范意识和边深部探矿风险识别能力;筑牢合规经营防线,建立“制度宣贯-监测预警-应急处置-总结评估”全流程风控体系,获评全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创新“纪检+巡察+审计”监督机制,在多个重点项目实施廉洁防控,推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向项目一线拓展。
党建引领凝聚力量
中冶武勘大力创建党建引领示范岗,锻造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公司构建特色党建体系,推动“星徽领带”党建品牌建设,形成“1+8”“2+N”项目党建模式;培育高素质人才梯队,建立“院士带徒+项目练兵+技能比武”培养机制,培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3人,全国冶金建设高级技术及管理专家25人,各类注册人员500余人,荆楚工匠1人;履行央企社会责任,在南极科考、大洋科考等国家任务中累计投入专业力量100余人次,新冠疫情暴发,中冶武勘驰援武汉各地,获评武汉建筑业抗击疫情“先进企业”,中冶武勘疫情防控党员民兵突击队获评街道“十大先锋团队”。
未来,中冶武勘将继续以“国之大者”的担当践行央企使命,在科技创新主战场、产业升级第一线、安全发展最前沿彰显时代作为,为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作出更大贡献。